安世中国连出3招,打响独立首枪!欧洲猛然发现:此路走不通

Connor 欧意官网 2025-10-27 1 0

当荷兰政府“明抢”中企时,他们或许没想到,该企业用两封邮件和一条新规,打响独立首枪,自己攥在手里的竟是个“空壳”?

表面上,荷兰政府联合司法系统对安世半导体打出了一套无缝衔接的组合拳:先是外籍高管提请罢免中方CEO,接着院裁决暂停其职务并强制托管股权,短短一周完成企业控制权转移。

然而,这场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名的行动,很快被证明是一场严重误判——它低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扎根的深度,更低估了中国市场反制能力的精准与迅速。

当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与中国商务部长的越洋电话不欢而散时,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的反击已经悄然启动。他们没有选择对抗式的抗议,而是冷静地发打出了3招:

安世中国连出3招,打响独立首枪!欧洲猛然发现:此路走不通

其一,安世中国区发布了一份被业内称为“独立宣言”的内部公告,明确告诉员工和客户:荷兰总部的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没有法律效力,东莞工厂运营完全独立,员工薪资由本地发放,有权拒绝未经中国法律程序认可的总部指令。

这份公告的巧妙之处在于,它不是在情绪化地控诉,而是在法理和实操层面完成了与荷兰总部的切割,瞬间稳住了军心。

其二,安世中国区向客户承诺东莞工厂芯片质量与供应稳定。

这两步不仅稳住了内部军心,更向外界传递出关键信号:安世中国的运营体系具备法律与财务上的独立性,绝非荷兰一纸行政令所能撼动。

其三,更具战略意义的动作紧随其后:安世中国迅速恢复向国内客户供货,并宣布全面所有交易不再使用美元,一律改用人民币结算,并要求所有经销商同步执行。

这一举措看似是结算货币的调整,实则是从金融层面切断了外部干预的传导链,在全球半导体长期依赖美元结算的背景下,此举无异于一场“供应链金融起义”。

安世中国连出3招,打响独立首枪!欧洲猛然发现:此路走不通

展开全文

荷兰方面很快发现,他们抢到的不是预想中的技术宝库,而是一个巨大的“麻烦“——安世半导体的真正命脉,早已不在荷兰,而是在千里之外的中国。

数据显示,其超过70%的制造与封装能力集中在中国,东莞工厂占地超8万平方米,年产量突破500亿件小型组件,全球近半数车载基础芯片的最终测试在此完成。

当荷兰对安世半导体出手,中国商务部迅速对安世部分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后,荷兰接管的“总部空壳”瞬间暴露软肋:成品芯片积压仓库,东莞工厂部分产线调整为“上四休三”,而欧洲汽车生产线则开始进入倒计时危机。

德国大众被迫筹备暂停高尔夫车型生产,宝马等十余家车企联合警告库存仅能维持数周。

产业链的断裂风险如多米诺骨牌般传导,迫使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紧急致电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,欧盟也一改强硬姿态主动寻求对话。

安世中国连出3招,打响独立首枪!欧洲猛然发现:此路走不通

在全球芯片贸易这个被美元体系牢牢掌控的领域,安世中国用最实际的行动宣告:供应链的主导权,最终掌握在拥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一方手中。

事实上,中国与荷兰之间的这场交锋,本质上还是中美科技角力的延伸。

荷兰法院文件显示,早在6月美国商务部与荷兰外交部会谈时,就已明确要求撤换安世半导体中国籍CEO,并将其作为获取“实体清单”豁免的交换条件。

有分析指出,荷兰正从“被动屈服美国压力”转向“主动配合对华围堵”,试图借机强化自身在半导体地缘政治中的话语权。

然而,这种战略投机却让其陷入两难:一方面,欧洲车企的停产危机迫在眉睫;另一方面,中方反制可能进一步升级,波及稀土、荷兰光刻机、农产品等对华出口核心领域。

卡雷曼斯在与王文涛会谈时仍坚持“行动是为保护欧洲技术安全”,但对中方提出的恢复运营、归还股权等核心诉求避而不谈,暴露出荷兰既想平息产业链怒火又不愿承认战略失误的矛盾心态。

安世中国连出3招,打响独立首枪!欧洲猛然发现:此路走不通

中方的应对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战略定力。

在法律层面,闻泰科技已启动国际仲裁程序,以契约精神与国际规则反击政治干预;在产业层面,中国掌控全球80%芯片封装测试产能的底气,使得任何试图绕开中国供应链的企图都显得不切实际。

安世中国在最新声明中强调“荷兰总部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”,不仅是对单边行动的正面回击,更揭示了全球产业分工时代的逻辑——真正的控制权不属于注册地或董事会会议室,而属于掌握核心产能与市场的参与者。

简单来说,荷兰原本想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,却意外触发了中国在产业链上的“核按钮”。

而中国并没有将事态扩大化,而是精准地针对半导体和汽车产业链施压,这种克制反而让欧盟内部产生了分歧——若在安世问题上让步,可能影响与美国的关系;若坚持强硬立场,汽车产业的损失将难以承受。

安世中国连出3招,打响独立首枪!欧洲猛然发现:此路走不通

未来局势的走向已初现端倪。即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出口管制对话,将成为下一个关键节点。

欧盟面临两难选择:是继续跟随美国的高风险战略,还是回归务实的对华合作?

而中国则握有一手好牌——不仅拥有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优势,还在稀土等关键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

中国的反击之所以如此有力,正是因为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产业实力之上,而非空洞的政治口号。现在,留给欧洲做选择的时间,已经不多了!

评论